从每首歌1万元到每天每平米0.15元杭州KTV首签音乐使用协议本报首席记者 朱兰英
本报讯 7月13日,杭州银乐迪娱乐有限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签订协议,以每年11万元的费用为公司经营用的数万首MTV缴纳音乐著作权许可费。这行业首份协议是务实之举还是事倍功半,各方自有说法。 从去年开始,杭州KTV企业陆续被唱片公司起诉。两个月前,浙江省高院终审判决杭州“酷比龙”以两首MTV每首1万元的价格赔偿华纳唱片公司。期间,“天堂人间”和“钻石年代”两家也被告上法庭。 今年4月,10家在杭KTV企业共同签署《关于著作权纠纷处理决议》,决定成立临时著作权纠纷案联络组,联合应诉。这一决议让公众认为杭州KTV企业是国内应诉侵权战役中的强硬派。但前天,“银乐迪”悄悄与音著协签定“赎身协议”的举动无疑是一枚激浪之石。 按音著协的规定,KTV企业按营业场所的营业面积收费,营业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,每平米每天收费0.15元;超过100平方米的,增加的部分每平方米每天收费0.12元。银乐迪在杭州有3家店共200多个包厢,计算下来每年需交纳11万元。 对于“银乐迪”主动签约,其副总经理蒋照海说,是希望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。同行的败诉对“银乐迪”影响很大,“既然打官司很有可能会输,不如花钱消灾。”据了解,如果一切顺利,一周内“银乐迪”就会悬挂出相关的音乐版权许可证。 对此,作为《关于著作权纠纷处理决议》的积极倡导者,杭州酒吧协会秘书长王银桥称,因为“银乐迪”不是成员单位,对签约一事他不便评论,否则他们会鼓励企业积极应诉。 中国音著协会杭州办事处首席代表施娟说,在所有音乐著作权案件中,KTV企业是最难打的堡垒,而与“银乐迪”的签约仅仅是一个开始,对没有反应的企业将采取进一步行动。 一些KTV企业负责人则表示,“银乐迪”的签约不但不能为行业立规矩,还会扰乱市场秩序。“收费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会存在差异,从节约成本考虑,企业也将重新洗牌。”他们同时认为,缴纳音乐著作权许可使用费只是事情的冰山一角,图像侵权诉讼问题仍将争论不休。 |